激增的“小胖墩”带来多少隐形问题

2025-04-09 09:57来源: 文汇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上海一所小学门口,放学铃声一响,校门口的便利店立刻成了孩子们的“战场”。背着书包的小学生蜂拥而入,收银台前排起长队,孩子们手里攥着薯片、巧克力棒……店外,几个男孩津津有味地啃着烤肠。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触手可及的精加工食品丰富着我们的选择,提供了很多便利,但也给个体健康带来隐患和风险,尤其是体现在孩子们的身上。”一名医生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门诊上的“小胖墩”越来越多,一个极端的案例是,2岁的宝宝已经查出了脂肪肝!

  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6至17岁青少年中,每5人就有1人超重或肥胖,6岁以下儿童中,每10人就有1人超重或肥胖。另有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各年龄组超重肥胖率均呈快速增长趋势。北京、上海等城市儿童青少年肥胖超重率更严峻,逼近30%的警戒线。

  放眼全球,亚洲人口曾以纤瘦为特征,如今,中国孩子中的“小胖墩”越来越多——这不仅是一个个小家庭要直面的养育问题,从长远看,也是必须要引起重视的社会问题。

激增的“小胖墩”带来多少隐形问题

  2岁娃血压偏高,肥胖门诊上的孩子越来越小

  周五下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任、儿童保健中心主任沈健出现在肥胖营养代谢联合门诊。这是一个围绕肥胖的多学科门诊,除儿科医生,还有内分泌、营养等学科专家。就诊者多为儿童和青少年。

  “现在,来看病的孩子不仅越来越多,年龄也越来越小。”沈健有一个强烈感受:原来,门诊上6岁以上的大孩子偏多,而如今,2岁、3岁的幼儿数量有明显增加。沈健接诊过一名2岁的儿童,家长感觉孩子似乎“不长个”,于是来就诊,结果一检查发现,孩子的体重严重超标,再细问发现,是“平时在家喂养得太好了”。

  “2岁多的孩子晚上还在喝夜奶,一次要喂380毫升。不仅是晚上,家长属于‘随时随地喂’,孩子尿里测出了蛋白尿,营养过剩已经影响到肾功能了。”沈健说,这种肾脏代谢问题及时纠正是可以逆转的,但这样的错误喂养方式如果不及时踩刹车,后果不可小视。

  低龄“小胖墩”在门诊上不少见。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医师裴舟在门诊上遇到嘉嘉,2岁半的她,手臂上的肉一圈圈叠在一起,像极了“米其林宝宝”。嘉嘉的体重已经达到32公斤,BMI(身体质量指数)直指50。按正常标准,这个年龄段孩子的体重应徘徊在10公斤上下,BMI在17.1以下。嘉嘉不仅属于重度肥胖,血压也有点偏高了。

  裴舟还告诉记者,到诊室,还有个别孩子站在体重秤上,因超出量程范围,秤上都已无法显示数字了。

  从来不吃垃圾食品?“自以为是的喂养”有待纠偏

  在这个肥胖多学科门诊上,沈健和同事们的问诊时间普遍较长,因为一个孩子背后往往站着六个大人。而问题就出在这。

  “不要再瞎喂了。”有宝妈在诊室里直接对家里的老人发飙。

  “如今,80后、90后普遍将孩子交给父母带,而50后、60后这代人经历过营养缺乏的年代,普遍认为孩子‘胖嘟嘟好看’。”沈健坦言,在诊室里出现的很多营养过剩的孩子都是被长辈“喂”出来的。有一次,还有一家人跑来诊室要求医生评理,因孩子父母和爷爷奶奶辈的喂养理念不同,两代人争执不下,希望医生“做判官”。“但回到家里后,具体情况落实如何,很难说。”

  医生们注意到,也有不少家长在孩子喂养理念上有问题。“我们从来不吃垃圾食品的,吃的都是很贵的进口水果。”“家里人很注重孩子健康,他运动后补充的都是电解质饮料……”门诊上,沈健听着家长们的表述,眉头紧锁。

  “贵的未必是健康的。这些孩子平日很少吃蔬菜,挑食,大量吃水果,而榴莲、火龙果这样的水果糖分、脂肪含量都不低,大量进食就有问题。再说市面上的电解质饮料,家长要注意看看配料表,有的相当于在给孩子一大勺一大勺地喂糖。”沈健感慨,他们门诊的大量时间是在科普,纠偏“自以为是的喂养”。

  从“老年病”到心理疾病,儿童肥胖埋下“隐形炸弹”

  值得注意的是,多名医生向记者强调,儿童肥胖和成人肥胖,并非年龄段的区别那么简单。特别是,很多人依旧认为,“孩子不过就是胖一点,长大就好了”。事实是,这样的认识真的要改改了,因为如今的“小胖墩”很可能等不到他们长大,已经要开始吃药了。

  “胖了之后引发的各类问题,其实非常严峻。我们发现,有些疾病的‘触发点’如果在青少年时期按掉,后续隐患就会减少。但如今,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也就是原来认为的老年病,不仅中青年有了,儿童也得了。而这与成年后的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的发生都可能相关。并且,儿童期就用药,后续医保负担也会变得很沉重。这是家庭的问题,也会上升为一个社会问题。”沈健提到,肥胖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增加儿童各系统疾病的发病风险,包括性早熟、高血压、糖尿病、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部分肥胖患儿由于外观形体不佳,还会产生强烈的焦虑、抑郁、自卑等一系列负面情绪,对心理的影响可能持续到成年,因此家长需要重视并积极干预。

  可一提到让孩子减肥,不少家长又犯难了,有人直言,“孩子正在长身体,学习也辛苦,多吃点才有体力。”

  “不存在健康的胖子。要明确,肥胖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只是部分人群处于‘亚临床肥胖’状态,即个体虽没有持续性疾病,但未来发展为‘临床肥胖’并罹患其他慢性病的风险可能增加。”裴舟说,门诊上“失联”的孩子不在少数,等他们再回到诊室,往往已从超重发展成肥胖,甚至引起了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

  管理儿童体重,也是在管理未来

  客观地说,儿童和青少年群体的减重,并不容易。

  目前,临床上儿童肥胖症能使用的药物相对匮乏。奥利司他、利拉鲁肽、芬特明-托吡酯、司美格鲁肽等药物,在国内尚未获批可用于儿童肥胖。针对大体重的孩子,临床上可通过手术干预。不过,年龄越小者,手术需要越谨慎。

  去年起,上海探索建立“健康副校(园)长”制度,医务人员进校园,保障在校儿童和学生健康成长。此外,上海还推出《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制作样式及设置指南(试行)》,帮助消费者进一步优化选择,理性选择饮品。

  “儿童行为的原则常常是从快乐和满足自己出发,需要家长在行为管理上来辅助,设定一定规则。成功的减重,绝非体重秤上的数字下降,而是意味着选择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对于孩子来说,是终身受益的。”裴舟说。

  有调查发现,6岁至7岁肥胖儿童成年后肥胖率约为50%,10岁至19岁肥胖青少年中,超70%会发展为成年肥胖,并增加相关疾病风险。简言之,儿童期肥胖如果减不下来,成人期更难控制。如果儿童代表着未来,管理儿童体重就是在管理未来。(记者 唐闻佳 李晨琰)

[责任编辑: 赵希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5月4日,在江苏省兴化市陈堡镇的泰州华丰精密铸造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车间进行切割作业。“五一”假期,各行各业劳动者坚守岗位,庆祝自己的节日。“五一”假期,各行各业劳动者坚守岗位,庆祝自己的节日。
05
“五一”假期即将结束,各地迎来假期返程高峰。“五一”假期即将结束,各地迎来假期返程高峰。“五一”假期即将结束,各地迎来假期返程高峰。“五一”假期即将结束,各地迎来假期返程高峰。
05
“五一”假日期间,位于新疆鄯善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吐峪沟村吸引不少游人观光旅游。“五一”假日期间,位于新疆鄯善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吐峪沟村吸引不少游人观光旅游。
05
在失重舱内进行空间科学实验 在飞上太空前的转椅训练中 桂海潮一开始有些不适反应 冒虚汗、恶心、头晕 不服输的他开始加练 一只手抓着另一侧耳朵原地旋转 就这样 练习了一段时间后 通过刻苦训练 
04
“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近日,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评选揭晓,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位列其中。
04
走进浑河滩现代设施农业产业示范园,记者看到一座座排列整齐的智能温室。2024年,内蒙古设施农业绿色发展技术研究院成立,着力开展现代设施农业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和技术攻关。
04
平凡岗位的劳动者们,以不凡的坚守与创造,诠释着劳动的力量。从今年3月开始,东方物探塔里木物探分公司2170队2400多名物探工人,挺进昆仑山中,克服山高崖陡、高原缺氧、天气多变等困难,在昆仑山中为国家找油找气。
03
荣昌“卤鹅”带火假期
03
当日,由中铁四局承建的西渝高铁康渝段刘家坝隧道顺利贯通,为全线如期建成通车奠定基础。
03
当日,天津国际邮轮母港迎来皇家加勒比邮轮“海洋赞礼”号、东方邮轮“梦想”号和大洋邮轮“芮吉塔”号三艘国际邮轮同时停靠,这也是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复航以来的首次“三船同靠”。
02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